法國不愧是「後現代主義」的論述大國,因此這本由法國人 皮耶.巴亞德所著的「不用讀完一本書」才會寫得那麼感想:
傳神但又好笑
- 作者:皮耶.巴亞德
- 原文作者:PIERRE BAYARD
- 譯者:郭寶蓮
- 出版社:商周出版
- 出版日期: 2009年03月06日
- 語言: 繁體中文 ISBN: 9789866472190
- 裝訂: 平裝
簡單來說
這位怪咖作者認為人不需要完整讀完一本書有以下理由:
●反正讀過也會忘記,因此不如一開始就不要讀
●如果一本書大家都有讀,但因為每個人的認知不同而會讀出不一樣的東西,既然如此,不讀也是一種讀
●大致上看過一本書,知道這本書的作者是誰,了解這本書在整個知識體系下的定位,就可以參加討論了
●如果遇到書的作者本人,只要誇獎對方寫的真好,然後說下次如果再出記得通知我,對方就會覺得你已經讀了
●如果需要與教授討論書中的內容,記得要挑教授的語病與記憶裂痕,如此一來,連教授也會懷疑自已是不是看懂了
●討論的人如果夠強勢並堅持己見,大部份的人都會覺得這傢伙好像讀過了,只是「認知」不同
除此之外
作者還有更驚人的發現
●其實書完全沒讀也可以跟別人討論的很開心
●不同身份的人寫的書,寫的書內容會讓看的人感受完全不一樣
●就算作者自己本人,也會忘記自已寫過什麼東西
●同一本書在不同的時間點看,得到的結論是不一樣的
●如果你有足夠的身份地位或優勢去評鑑對方是否看懂了,那麼對方永遠不可能比你還看得懂
●完全沒看過書的人也可以當書評,而且,讀者的評價居然還比有看過的書評高
簡單來說,因為知識本身有不穩定性,導致模糊的投機式語言便有可以作用的空間,神奇的是
有時保持模糊反而讓對方有覺得精確的感覺。跟算命的一樣,只要當一面能反射的鏡子,對
方會自已把所有的秘密都說出來。
這就是所謂「詮釋」的力量
最後,作者留一句話給大家
「書藉是變動性的物體而非固定文本,因為它其實反映的是----讀者自己本身的不確定性」
真的是這樣沒錯
2011年5月27日 星期五
不用讀完一本書
本文轉載於此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